首页

sm在线论坛

时间:2025-05-29 09:31:28 作者:中国首艘纯电海上旅游客船完成试航 浏览量:54850

  文/陈溯

  5月才刚刚过了6天,X级太阳耀斑已经爆发4次。作为太阳表面的强烈能量喷发,近期频繁爆发的太阳耀斑对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需要担心吗?

  强太阳耀斑频繁爆发正常吗?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梳理发现,本月已爆发了4次X级太阳耀斑。

  北京时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5月第一次强耀斑(X1.6级)。5月5日又爆发了两次太阳耀斑:一次是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强耀斑(X1.3级);另一次是19时54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强耀斑(X1.2级)。5月6日,更大强度的太阳耀斑爆发,当天14时35分爆发了一次强耀斑(X4.5级)。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预计,6日至8日,仍有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表示,将密切跟踪事件发展,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未来3天太阳耀斑与质子事件概率。来源: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官网截图

  太阳耀斑作为太阳表面的强烈能量喷发,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能量最小级别,X为能量最大级别。近期为何多次发生X级强耀斑?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陈安芹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根据日面上黑子数的变化规律,太阳活动大约有11年的周期,称之为太阳活动周。每个太阳活动周大约有100多个X级耀斑,而在太阳活动峰年,X级耀斑爆发更为频繁,每年大约有10至20个。目前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峰年,太阳表面的活动区比较多且复杂,因此频繁爆发X级强太阳耀斑是正常现象。

  太阳耀斑有何影响?

  太阳耀斑是太阳上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其主要观测特征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常伴随各种能段电磁辐射和粒子发射的增强,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虽然太阳耀斑的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但释放的能量却相当于十万甚至百万次强火山爆发的总能量,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爆炸。

  太阳强耀斑的爆发,会给地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陈安芹表示,太阳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向阳面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影响导航定位系统、航空通信、短波通讯、海上搜救以及其他应急通讯等。

  太阳耀斑爆发时还可能伴随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大量高能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可能会毁坏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威胁宇航员生命安全;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附近时,会引起地球磁场扰动甚至地磁暴,影响长距离输电网和输油管线产生影响,还会引起中高层大气受热膨胀,大气密度突然升高,增加卫星飞行阻力,影响卫星发射活动,尤其对低轨卫星的影响更大。

  我们该做什么?

  面对太阳的活跃活动,大家不必惊慌,因为地球自带磁场这一天然“盔甲”。专家介绍,地球磁场帮助我们阻挡了绝大部分太阳爆发带来的高能粒子流。

  此外,科研人员会通过各类太阳观测设备及时跟踪太阳大气的爆发活动,做好空间天气预报预警,特殊时段可以有选择地关闭电网,及时调整通信系统、飞机航线或卫星轨道,将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比如,中国气象局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经过近20年建设,能够系统并准确地预报预警地磁暴等重要空间天气过程,2023年的7次大地磁暴事件全部预报准确。同时,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还与相关行业部门长期密切合作,共同探讨针对不同技术系统的应对措施与减缓策略。

  针对太阳耀斑对普通公众的影响,陈安芹表示,太阳爆发活动主要影响高科技系统。虽然太阳耀斑爆发会携带大量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但实际上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到达地球附近,加上地球有自身磁场的保护,即使强耀斑爆发,对人类健康也几乎没有影响,公众不必担心,也不需要做特殊防护。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此前表示,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最新研判,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表面上的黑子数逐渐增多,因此太阳活动较为频发,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今年到明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这意味着后续还会有一些太阳耀斑、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发生,公众可保持平常心,科学看待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

【编辑:姜雨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本届进博会在展区设置上有什么创新举措?商务部回应

海天码头是年吞吐量超过千万标箱的高标准集装箱码头,出入境船量更是超过厦门港船量的50%。春节期间,胡贝主动上门帮助码头安保部门加强培训,提高安防技能,确保口岸安全稳定。

国家体育总局实地考察十五运会澳门赛区

受益于“综合柜员制”,万丽华的业务才办得如此顺利。在“综合柜员制”实施过程中,余干县医疗保障局围绕民众关心的问题,梳理业务流程,逐项解决了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业务交叉、前后台衔接等问题,提高了事项办理效率。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 希冀让科学伴其成长

“虽然有十年前‘威马逊’的经历,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摩羯’的威力吓到!”海口市民谌女士说,一整天都在提心吊胆,“两层玻璃都碎了,阳台柜也碎了,阳台也完了,全靠推拉门硬挺着。”

香港青年赴北京交流 增进对国情和首都文化了解与认同

在学校获得法学学位后,达菲曾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州阿什兰县地方检察官多年,后辞职竞选国会议员,于2011年至2019年间任联邦众议员,其间曾先后在国会众议院多个委员会任职。

中国驻菲使馆:菲现政府把渔民推到海上争议前沿令人悲伤

近年来,水利部重点聚焦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干涸问题,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有效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2023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对乌梁素海、塔里木河、居延海、永定河等生态脆弱河湖复苏后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改善情况进行了重点监测。结果显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影响评价区湖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与生态补水前(2004年)相比,2023年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355km2范围内,水域面积从308.94km2增加到337.18km2,增加了28.24km2,增幅9.14%。湖周水土流失面积由28.72km2减少到4.02km2,减少24.70km2。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影响评价区生态逐步向好,生态输水效益显现。与生态输水前(1998年)相比,2023年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3.02万km2范围内,水域面积增加431.73km2,增幅29.46%;植被面积增加0.47万km2,增幅38.10%;沙地面积减少0.52万km2,减幅43.22%。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62万km2,减幅38.81%。居延海生态调水影响评价区生态环境稳步好转,干涸湖泊重现生机。与生态调水前(1999年)相比,2023年居延海生态调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0.47万km2范围内,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增加了约2.5倍;中覆盖度及以上林草地面积增加312.26km2,植被恢复成效明显。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54.54km2,减幅10.80%,高强度侵蚀面积减幅明显,其中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减幅达92.04%、99.68%。永定河生态补水影响评价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保持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过2023年3—6月汛前影像与2018年生态补水前影像对比分析,永定河生态补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0.17万km2,增幅7.97%;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4.35km2,减幅达51.89%。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